吊硞坑 


  清代先民拓墾本地時,因害怕泰雅族原住民侵襲,因此將3尺長之樟木挖空吊在支架上,派人輪守若遇有事故,用梆器敲打示警在山谷中發出硞……硞聲迴響,通知地方居民警戒或躲避,因此稱為「吊硞坑」,吊硞架設之處可能是茶路古道,能同時看到大坑溪及無名溪的地點。位元於指南國小旁,茶路古道上方的山嶺,早期先民在此山嶺鋸木材,鋸下來後因地形陡峭,搬運困難因此用厚木板墊於路徑上,再用繩子綁住拖行而下故稱「拖板嶺」。吊硞坑昔日有多座炭窯,拖板嶺運下之相思樹,可鋸成小塊燒成木炭,再挑往渡船頭走水路出口。


  拖板嶺也就是今日茶路古道,地方居民稱為保甲路。早期這條保甲路,往北(往下)可經番仔公館、渡船頭至「木柵市區」或往臺北;往南(往上)可至深坑、新店、坪林,據地方耆老表示,最遠走至石門半天寮。由於當時都是靠步行往來,因此這條路上的行人很多,來來往往,至坪林約需半天時間,路上累了便在大樹下休息。

  原來這條路只能容一人通行,地面舖設簡單石頭,民國56年樟湖地區的居民利用農閒時,義務勞動重整保甲路,拓寬並舖設新石階即(現在的石階)。石階也是由地方居民,出錢請打石師「火旺仔」打造的,完成後成為一公尺寬,並可容二人通行的一條路。

  而古道途中往吊硞坑方向,有二溪在此交會,也就是現在指南國小前,原有一座吊橋橫跨在大坑溪上,方便居民交通往來之用,其前身是一座簡易的木橋,昭和八年(1933年)因木橋被大水沖走,而請知名吊橋師「劉金買」,設計建造了這座吊橋,今已改建多次成為二座六公尺寬的水泥橋了。

  位於茶路古道旁小路進入的是張永鉗家族的石頭屋,於清道光元年,張永鉗與九位族親帶著家鄉神明法主公,一起從福建泉州大坪橫箱尾厝,經淡水輾轉來到指南。「法主公」是張永鉗家族的家鄉神明,「法主公盟」則是由張延顏帶領永、建、字輩子孫及宗親所共同組成。

 

資料來源:指南社區發展協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okong2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